桓台商品条形码的数字代表什么?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淄博百恒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桓台商品条形码的数字代表什么?

桓台商品条形码的数字代表什么?

作者:淄博百恒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12-07 08:01:39

声学条形码(AcousticBarcodes)是一种新技术,它由物体上的物理“刻度”构成,当你用手指甲(或智能手机的边缘)滑过它时,就会发出一个复杂的声音,智能手机或类似装置可以把这个声音转换成一个二进制ID。声学条形码的工作方式与流行的QR码类似,只不过它使用的是音频,而不仅仅是图像。声学条形码可以跟智能手机设备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协同发挥作用。声学条形码的开发者解释说:“这个方法把声音解码成为ID,它可以排除刷动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声学条形码可用于信息检索或触发互动功能,它十分耐用、造价低廉,而且适用于很多材料和物体,包括塑料、木材、玻璃和石头等。这个方法用途广泛,可行性强。”业界人士评论说:目前声学条形码还只是一个概念,但这个概念可能很快就会变成现实,并成为某种主流。

1、标签轴直径(轴宽):

普通不干胶标签有两种存放方式,一种是卷在在一个纸轴上的;另一种是折叠式的,呈Z字形折叠。轴宽就是纸轴的直径。

2、卷标机

卷标机是一种用来卷标签的机器,一般都是用来卷淄博条形码打印机打印完的标签纸。使用方法,根据标签所需回收的卷向选择顺转或是逆转。

3、色带

也叫做碳带,一般分为3种,蜡基、混合基、树脂基。条码打印机一般都具有热转印功能,热转印的工作原理就是:打印机的打印头加热,把碳带上的碳层转移到标签纸上,从而形成文字、图案等。

4、条码打印机:

ZEBRA:美国品牌,中文叫做“斑马”,也就是ZEBRA的汉语意思,不是音译。

Intermec:美国品牌,易腾迈Intermec公司。

SATO:SATO是个日本品牌,创始人佐藤·阳(SATOYO),行内人很少用中文,用的话就叫做佐藤。

5、分辨率:单位是dpi,目前市场上用的最多的打印机的分辨率为203dpi、400dpi、600dpi。

6、承印物是指:

承印物,也就是标签,一般条码打印机都是用不干胶标签。印材规范是指:标签材料种类、规格等。高度8cm是指标签的高度为8cm,也就是80mm(条码行业内一般用mm做单位),标签一般都是一种矩形(直角或者圆角),矩形就有宽和高,这个高就是纸标签的高度。

7、打印过程:

电脑通过数据线发送打印指令,打印机接收指令,并做出分析,然后开始打印,打印头温度升高,将碳带上的碳层转印到标签纸上,同时打印头下方的胶辊转动,带动标签纸向前走出打印机,同时还有碳带回卷轴也在转动,回收用完的碳带。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早在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码。靶式的同心圆是由圆条和空绘成圆环形。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形码很相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Fe--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IAN。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至今仍称为EAN。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形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1982年使用。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形码符号密度比39码高出近30%。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码制种类不断增加,因而标准化问题显得很突出。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叉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需要。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形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接着特德·威廉斯(Ted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系统的码制。到目前为止,共有40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行业如图书、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已开始使用条形码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淄博条形码与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使全世界对它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条纽带,一经与EDI系统相联,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窄不等、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条按特定格式与间距组合起来的符号,通常印在商品或印刷品上,可以代替各种文字信息,并能通过光电读出装置,随时读取数据。EAN淄博条形码系统由条码符号本身、条码识读装置、接口以及计算机组成,完成商品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条码识读的符号有两种,条码符号为长方形线条图形,光学扫描器的信息读出主要就是对这些条码符号进行阅读和识别。数字符号是在线条外的数字和字母,包括0~9数字,A~Z字母,可直接为肉眼所识别,一般以8位到16位,码制不同,位数也不一样。

条形码线条的排列、宽度及线数由各使用厂商自行规定,决定编码的含义。一般在其两端均有始读、终读的记号,有的还在条线下面印有数字,可以直接识别或用光学文字读取机解读,因而也能进行商品计数、统计和管理工作。


 

版权所有:淄博百恒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